足迹
四合院: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2章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这两位排长的基本军事素养相差无几,用来试验新旧铲子再合适不过。
    陈杨也对革新型o6铲充满好奇,想知道专业对比后会有怎样的结果。
    骡子还是骏马,试试便知。
    好用的铲子,具体如何好用,还需验证。
    手持新铲的排长挥了挥,皱眉道:“这铲子轻多了。”
    人们购物时判断优劣往往先看重量——拿起锅具掂量一番,对比之下觉得称心如意。
    仅凭重量决定取舍。
    眼前这位便抱此心态。
    武钢听罢直截了当地说:“你错了,新铲比旧铲更重,但在携带与使用时反而轻了半斤。”
    “怎么可能?”
    a排长半信半疑,从另一名排长手中接过旧铲掂量,眼中闪过惊喜,“嘿,真有这事,武钢,你们是怎么做到的?”
    比原先的更重,拿在手中却感觉更轻,这未免太过离谱了吧?
    陈杨将兵工铲制作完成后,也觉得轻了不少。武钢起初也是这样认为的,但好奇心驱使下,他一称才现……哪里是轻了,分明更重了。
    陈杨对此哭笑不得,这不像是凭空少了半斤吗?
    尽管感到神奇,陈杨并未多想,能把产品完成已是幸事。性能的提升让他同样意外,这样的好事他自然不懂其中奥妙。
    “这是符合人体力学原理,你们这些外行懂什么?”
    武钢指着陈杨说道,“从设计到成品,这全是他一个人的成果……连螺丝钉都是他亲手车出来的。”
    陈杨闻言暗自摇头。武钢这家伙,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损友。明明并非所有部件都出自他手,却故意夸大其词,这种捧高他的说法,陈杨并不喜欢。然而其他人信以为真,纷纷要求尝试新工具。结果不出所料,在打靶场挖壕沟时,使用新兵工铲的a排长效率比老款提升了三成。三成啊,简直令人震撼。战场上的效率提升,不仅意味着节省时间,还能多携带战场所需物资。这对战斗力的增强不言而喻。
    在场的人都对陈杨设计的兵工铲爱不释手,尤其是那位外号叫“大缸子”
    的营长,嚷嚷着要申请购买两百把。
    可惜,都被武钢拒绝了。
    玩笑归玩笑,这可是国庆献礼的新品,怎能轻易出售?总得过了这段时间再说。
    “现在我不要……”
    营长咬牙对武钢说:“不行,你得先给我一把,这么好的东西,我得试试。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武钢为难地看向陈杨:“陈主任,您看……”
    “营长同志,这个产品仍有改进空间。等我们提升钢材质量后,产品会更轻便,尽管当前已有人体力学的应用,让它显得轻盈,但并非真正的轻。我们的目标是将重量彻底降低。”
    陈杨解释道,“请营长同志放心,您既是武代表的战友,又承担着保卫都的重任,我们会优先考虑您的需求。”
    不过具体如何安排,那是领导的事,陈杨先把话挑明了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bqg41.cc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