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四合院: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1章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陈杨见刘海中低头认错,此时多说无益,还可能惹人误会。
    事实上,这根本是车间主任于继海蓄意刁难。
    于继海见刘海中轻易认错,再想借题挥已无可能,只好作罢,转向陈杨说:"陈主任,我带您取工具,借条不必了,用完归还即可。"
    "好。"
    陈杨随后来到工具间,跟于继海取了工具后离开。
    改造兵工铲并不复杂,只需借鉴未来技术,将铲柄缩短至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,同时在铲头增加功能,便能大幅提高实用性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整个上午,陈杨都在专注地设计与优化兵工铲。
    凭借机械专长,他迅完成了设计工作。握着工兵铲时,他几乎无需多想便能完成所有必要的操作。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还现并修正了这款工具的不足之处。
    然而,这些铲子终究属于落后的技术。
    之前并不清楚,如今才意识到自己设计的工兵铲比现有产品至少领先十五年,甚至可能更久,因为目前的版本从列装起几乎没有更新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陈杨的信心大增。
    如果领先十五年还不足以称为惊喜,那究竟要领先多少年才算呢?
    他几乎将李主任提供的样品全部拆解,却仍未找到满意的方案。
    杨柯在一旁观察,也帮不上忙,但他很疑惑,为何陈杨突然对这类手工活产生了兴趣。他曾短暂参与车间工作,对工艺流程及手艺略知一二。
    从陈杨的表现来看,他似乎早已是行家里手,否则怎会如此娴熟?
    临近午饭时间,杨柯走近正在埋头改进工兵铲的陈杨,提醒道:“陈主任,该吃饭了。”
    陈杨全神贯注,无暇顾及其他。
    头也没抬地回应:“不用去了,你帮我带一份来就行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杨柯忽然意识到,这是陈杨工作后头一回让他参与事务,往常……全是陈杨亲力亲为,从未假手于人。
    午饭后,陈杨又投入工作。
    李主任知晓陈杨在场,也明白他在研究兵工铲的改良方案,但他并未对此抱太大期待。
    陈杨怎么可能改进出什么新成果?
    别开玩笑了!
    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!
    喜欢四合院: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请大家收藏:(919191yg91)四合院: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bqg41.cc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